高考前的心理减压技巧

时间:2022-05-27 作者 :温纳心理

 微信图片_20220527165029.png

    进入高考倒计时。很多考生难免焦虑,有的紧张失眠,有的焦虑,有的甚至厌烦。家长也很担心如何做好辅助考试。考前如何调整家长和考生的心态?良好的心理状态是高考获胜的重要法宝。有些考生一想到自己剩下的时间不多了,心跳就会加快,甚至有些考生开始感到厌烦,放弃考试。


  考试有心理压力很正常。一些心理测试表明,适度的心理压力有利于考试,它可以帮助考生正常甚至超越自己的水平。但如果心理压力过大,会使考生在考试中发挥失常。


  其实考生不用担心考前的心理压力。过度焦虑会适得其反,使他们无法在考试中发挥出色。


  犯低级错误在成人考试中是可以发现的。如果孩子犯低级错误的量不是很大,可能和孩子对这些题的熟练程度有关,说明孩子对这些题不是很熟练。他们有的是时间,做题的时候也不紧张,所以能做对。在高考中,他们因为时间有限和紧张而出错。


  如果考生在之前模考中犯的低级错误分数偏高,比如40-50分,就要考虑是否会有潜意识在起作用了。父母认为孩子能考上某个大学,但孩子对此并不自信。孩子会下意识的认为自己没有父母想的那么优秀,所以会忍不住犯一些小错误。


  还有一种就是孩子考得好,就会远离父母,但是他不想远离父母,所以潜意识里会犯一些错误。


  每次犯错多了,都有心理上的深层次原因,需要家长重视。其实调整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。家长可以把这些错误的原因表达出来,和孩子谈谈这些事情,让孩子有一些超越。特别是对于高年级考生,会有很大的提高。


  通常,我们建议父母现实一点,鼓励孩子。此时孩子的水平已经定型,高考成绩会在这个水平的上下范围内波动。基本上父母都能预见到孩子最差,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。父母把自己的感受传递给孩子是可以的。家长可以接受任何一种成绩,孩子什么都不用担心。

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